工藝檢測修護知識網

匯聚專業匠心,開創臺灣工藝保存新里程
Client
國家工藝中心
Year
2024
Category
品牌定位、品牌識別、網站規劃設計
Application
Program 1
About

臺灣擁有多元且豐富的傳統工藝文化,但在工藝品的維護與修護實務上,相關知識長期散落於學術論文、職人經驗與個別機構中,缺乏整合性與可近性。一般民眾難以取得正確資訊,而專業修護者也缺乏橫向學習與資源連結的平台,使得工藝修護產業發展受限,知識傳播與價值推廣面臨瓶頸。為推動工藝文化永續發展,強化社會對工藝維護的理解與實踐,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出建置「國家工藝檢測修護知識網」,以「數位平台」作為整合載體,建立公開、實用、可延伸的工藝修護知識體系。

工藝修護知識往往存在於特定學門與實務社群中,一般大眾、設計相關從業者、館所人員等欲取得資訊時,常面臨知識碎裂、來源不明、語言艱澀等困境。源點品牌協助定位工藝檢測修護知識網,規劃數位平台,兼顧多元對象的使用情境,建立產業信任與專業共識,讓修護知識能夠不論何時何地,皆可以被汲取。

Strategy
從需求出發,建立跨域可用的工藝知識平台

本專案以「打造可被理解、可被使用、可被信任的知識平台」為策略核心,源點品牌從用戶端出發,全面性規劃內容、介面與制度設計。初期進行用戶研究,包含397份問卷調查、9場深度訪談,並分析多個國內外知識平台案例,確認使用者關心的問題類型、資訊取得方式與學習習慣。

在內容架構設計上,知識網整合了工藝修護知識、工藝修護師的實務故事、修護師與修護單位的資源資訊,以及修護相關的學術資料與研究成果,形成一座橫跨科普、實務與學術的整合性知識平台。其中,工藝修護知識依據材質分類進行組織,便於使用者快速理解修護方法與關鍵技術;修護故事則透過對10位工藝修護師的深度採訪,展現不同材料領域中修護歷程與技藝思維,拉近民眾與職人之間的距離。平台同時建置全臺工藝修護單位與修護師資訊地圖,作為實務對接的入口;並彙整相關學術論文與出版資料,提供更進一步的知識探索與引用。

專案並召集11類工藝材質領域之專家組成顧問團,設計審稿流程與知識管理制度,建構長期可維護、可更新的內容生產與驗證機制,為後續知識管理奠定基礎。

Impact
從數位建置到內容生產,打造完整知識場域

計畫完整涵蓋網站前後台系統建置、資訊架構規劃、介面設計與實際開發,並整合知識生產與推廣工作。網站系統支援多層級分類、圖文導覽、關鍵字檢索與知識標記,前台操作導向清晰易讀,後台則具備彈性分類與內容維護機制,利於後續長期經營與擴充。

源點品牌並協助完成平台內容,共108篇工藝科普文章、20篇修護故事(含10位修護師專訪),並搭配444幅圖像與材料標註,形成視覺導向的學習環境。此外,也舉辦2場公開說明會,向修護職人、館所管理者與大眾推廣平台使用方式與未來應用可能性,建立使用者與平台的初步關係與信任。

為文化永續打造可延伸的知識基礎建設

工藝中心創建臺灣第一個以多材質、跨層次、圖文並陳形式呈現的工藝修護平台,更透過品牌導向的內容規劃與視覺策略,讓工藝修護知識得以被感知、理解與信任。從網站介面、內容規劃到制度設計。

未來,知識網將持續以「開放式擴充」、「跨界串聯」、「使用者導向」為發展方向,結合更多修護單位、工藝職人與研究資料,形成全民可參與、專業可運用的數位學習與知識交流場域。